语言选择: 简体中文简体中文 line EnglishEnglish

行业资讯

我市举行实施“ob电竞千万工程”20周年新闻发布会

  ob电竞今天,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宁波市实施“千万工程”20周年新闻发布会,邀请市农业农村局、奉化区农业农村局、余姚市农业农村局负责人介绍相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宁波市农业农村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卞银江介绍宁波市实施“千万工程”基本情况

  “千万工程”是习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2003年6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同志倡导,以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的“三生”环境改善为重点,在全省启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简称“千万工程”,即建设1000个全面小康示范村,带动1万个左右的行政村进行全面整治),开启了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核心的村庄整治建设行动。浙江实施“千万工程”20年来,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了万千农民群众,绘就了一幅美丽生态、美丽经济、美丽生活有机融合的乡村新画卷。

  习高度关心宁波乡村的建设与发展,曾先后走访调研了6个村,两次给余姚横坎头村全体党员回信。我们始终牢记嘱托,沿着习指引的路子,坚持红色引领绿色发展,持续深化“千万工程”,推动乡村建设发展从环境整治向乡村全面振兴拓展,全方位推进乡村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建设,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展现城乡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靓丽新图景。下面,向大家简要介绍20年来宁波实施“千万工程”的有关工作情况。

  截至2022年底,我市累计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县8个、示范乡镇78个、特色精品村231个、美丽庭院31.2万户,新时代美丽乡村基本实现全覆盖;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从2003年的173.6亿元增长至590.5亿元,稳居全省第一,年均名义增长6.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03年的6221元增长至2022年的45487元,居全国35个大中城市首位,年均名义增长11%;城乡居民收入倍差从2003年的2.29缩小至2022年的1.69。

  一是强化一体优化空间,着力塑造乡村之型。充分发挥规划在引领发展、指导建设、配置资源等方面的基础作用,坚持实用性与艺术性相统一,历史性与前瞻性相协调,一次性规划与量力而行建设相统筹ob电竞,专业人员参与与充分听取农民意见相一致,城乡一体编制村庄布局规划,因村制宜编制村庄建设规划,促进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一体优化,连线连片打造美丽乡村大花园。累计建成56条美丽乡村风景线条共同富裕示范带,联动创建未来乡村38个、A级景区村1308个。

  二是强化双增齐头并进,着力夯实乡村之基。统筹谋划、一体推进产业振兴与乡村发展,强化村庄整治与村庄经营相结合,改善村容村貌与发展产业、富裕农民相结合,以美丽乡村、美丽田园为依托,利用特色优势资源发展休闲旅游、访古研学、沉浸式康养等融合产业,培育绿色经济、直播经济、共享经济等新兴业态,打造乡村产业集群,拓宽农村农民增收渠道。2022年,全市实现经营性收入30万元以下行政村和总收入50万元以下行政村“双清零”,村集体经济分红达38亿元,走在全省全国前列。

  三是强化三美示范创建,着力抒写乡村之韵。找准农民群众对美丽生态、美丽经济、美丽生活融合需要的切入点,以艺术设计为突破口,实施“艺术家驻村”行动,引进一批艺术院校人才,吸引一批文化艺术大咖,选育一批本土优秀文艺人才,立足村庄资源禀赋,挖掘特色乡土风情,引导群众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建设美好家园,差异化打造主题依托、产业导入、技艺传承、资源挖掘、文化深耕等不同类型的艺术赋能村。目前全市已开展艺术赋能村建设100个。

  四是强化四治融合引领,着力提升乡村之治。不断完善自治、法治、德治、智治四治融合乡村治理体系,夯实乡村发展稳定基石。充分发扬村民的自治精神,积极探索创新乡村治理制度和模式,加强乡村治理人才队伍建设,加快推进城乡现代社区建设,推动乡村治理从线下向线上升级、从人治向智治迭代、从单一管理向多元共治转型,打造实体化运行的县乡村三级“一站式”矛调平台,助推乡村治理精细化、精准化。我市已累计创建省级善治(示范)村1217个、清廉村居1154个。

  五是强化五化联动升维ob电竞,着力拓宽乡村之路。以城乡要素配置合理化、城乡产业发展融合化、城乡形态格局特质化、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五化联动”为导向,加快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和政策体系,推动资源要素从单向流动转变为双向交换,加快形成新型城乡关系。全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处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农村无害化公厕基本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农村标准化学校达标率、物流点覆盖率、农网供电可靠性和城乡同质化供水覆盖率均达到96%以上,村级医疗卫生机构规范化建设率达到83.7%。

  一是坚持党建统领、夯实基层基础是乡村建设的根本保证。党建强则农村兴。我们坚持高位推动,切实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责任,形成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推进机制。选好配强村支部书记,全面提高村班子组织领导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二是坚持人民至上、促进共同富裕是乡村建设的根本目的。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理念,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增进农民群众福祉作为根本出发点。我们从解决群众反映最关心ob电竞、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开始,不断提高乡村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人居环境舒适度,持续增强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是坚持群众路线、尊重基层首创是乡村建设的根本方法。乡村建设是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必须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我们尊重基层首创,激发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形成了“村民说事”“道德银行”“片区组团”“智管家”“艺术赋能乡村”等一批创新性做法,不断挖掘总结提炼推广。

  四是坚持农民主体、发动各方参与是乡村建设的根本力量。乡村建设量大面广,需要各种资源要素向农村集聚。我们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创新共建模式,设计共建载体,完善共建机制,使农民真正成为乡村建设的主力军。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实施“两进两回”行动,培育农创客,回归新乡贤,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今年是“千万工程”实施20周年,请问,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宁波将如何书写好深化“千万工程”新篇章?

  卞银江答:站在“千万工程”实施20周年新的起点上,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的重要批示指示精神,学深悟透“千万工程”的重大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把“千万工程”蕴含的科学理念和方法,转化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思路和举措,高站位高标准坚持和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奋力打造“田园城市•都市乡村”大美宁波,为加快构建“千村引领、万村振兴、全域共富、城乡和美”浙江“千万工程”新图景展示宁波担当,为全面打造乡村振兴浙江样板作出宁波贡献,为宁波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增添“三农”风景。

  一是实施城乡优化提档行动。构建以城带乡、以工补农、融合发展新格局,以县域为基本单元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破除妨碍城乡资源要素双向流动制度壁垒,发挥县城、小城镇连接城市、服务乡村作用,增强对乡村的辐射带动能力,促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全景式展示城乡融合价值。到2027年,促进城乡产业融合、要素自由流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均等发展的体制机制基本健全,全域建成城乡融合引领区。

  二是实施乡村产业提能行动。全力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高水平推进种业强市建设,全面提升农业科技装备水平,创新提质乡村数字经济,持续优化农村营商环境,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全方位彰显农业经济价值。到2027年,农业强市建设保持领先,农业总产值迈上千亿元台阶,建成绿色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

  三是实施和美乡村提标行动。坚持特色牵引,大力推广艺术乡建,全面优化乡村生态空间,推进村庄有机更新和绿色低碳乡村建设,开展和美乡村示范创建,持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以协办亚运会为契机,协同推进美丽城镇、美丽乡村、美丽河湖、美丽田园、美丽森林“五美联建”,跨县域打造“一环十线”美丽乡村风景线,推动美丽乡村连线成片,全领域呈现农村美学价值。到2027年,打造具有辨识度的和美乡村500个,全市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覆盖率达到95%以上,建成新时代和美乡村标杆区。

  四是实施共富先行提速行动。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提升联农带农能力,支持引导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创业,持续深化强村富民集成改革,鼓励支持村集体、村民、社会资本参与乡村建设与运营,发展壮大农村新型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多渠道提升乡村生活价值。到2027年,村(社)集体经济总收入超过110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6.8万元,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小到1.65以内,建成强村富民样板区。

  五是实施党建引领治理提效行动ob电竞。坚持党建统领、“四治融合”,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和乡风文明建设,深入推进农村事务社区化管理,不断提升乡村数字化治理水平,合力建设平安乡村,打响乡村治理品牌,多维度强化农村社会价值。到2027年,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不断增强,乡村治理品牌优势、先发优势进一步提质,全市善治乡村、清廉村居覆盖率超过90%,建成乡村善治先行区。

  6月21日,全省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全面打造乡村振兴浙江样板推进会提出“要大力发展壮大乡村产业这根‘实心柱’,不断增强乡村发展的内生动能”。请问,宁波将如何做深产业兴旺这篇大文章?

  卞银江答: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前提和基础。近年来,我市高站位高标准坚持和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牢固树立“大食物观”,做好“土特产”文章,培育了红美人柑橘、甬优种业、象山大白鹅、岱衢族大黄鱼等一大批农业主导产业和乡土特色产业。下步,我市将围绕农业强市建设,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不断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

  一是筑牢一批优势产业。不断优化调整农业生产布局和产品结构,提高粮、菜、肉、蛋、奶、鱼、果等“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产品生产能力,大力发展乡土特色产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大力推广双季稻和麦稻轮作模式,建设粮食优质高效示范基地和战略性蔬菜保供基地,建成一批绿色畜牧场和水产养殖场。全年粮食播种面积达到180万亩以上,总产量达到14.3亿斤以上,蔬菜产量达到270万吨以上,能繁母猪稳定在7万头以上,水产品产量118万吨,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速达到5%以上。

  二是提升一批产业平台。坚持以工业的理念和方法抓农业,分级分类推进各级农业园区、示范村镇建设,加快构建规模不同、功能各异、支撑有力、运作高效的产业平台体系。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产业平台招商推介与务实合作。2023年计划新创建未来示范农业园区和都市农业公园5个以上,实际引进外资1000万美元、内资5亿元。

  三是培育一批领军主体。实施农业领域“大优强·绿新高”企业培育,推进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主食加工和副产物综合利用协调发展,做深乡村“土特产”文章。全年计划新增市级农业龙头企业28家、市级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17家、法人化家庭农场1000家、农创客2000名。

  四是升级一批融合产业。坚持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效益,依托特色资源和文化,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合理布局乡村产业,推进形成“一县一特、一镇一业、一村一品”格局。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创意农业和民宿经济,培育乡村旅游星级运行团队,实施百村万户庭院文化经济计划,组织举办农民丰收节、中国开渔节、农博会等农旅节庆活动。全年新增等级民宿25家,创建省级以上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3个、乡村旅游共同富裕示范区(村)15家,全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年营业收入超过50亿元,预制菜产业年产值达到40亿元。

  习在浙江工作期间,对滕头村十分关心和关注,先后4次亲临滕头村考察指导,特别在庆祝中国成立95周年大会上勉励滕头村,“常青树不容易,一定要继续走在前列”。请问,“常青树”保持新枝勃发、生机盎然的具体举措有哪些?

  缪盛雷答:奉化始终牢记习对滕头村的殷殷嘱托,统筹谋划、协同发力,全面支持滕头继续走在前列,加快打造区域共富命运共同体,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和美乡村。

  一是始终将滕头未来放在心头。成立由区委书记、区长任组长,区委常委、副区长为成员的推动滕头村继续走在前列专项领导小组,建立区级联席会议制度,每年专题研究和协调解决滕头村发展重大问题。先后出台《宁波市奉化区委关于在新时代下推动滕头村继续走在前列的若干意见》《推动滕头村继续走在前列的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制定“全面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加快推进田园综合体建设”等17项发展举措,为滕头发展擘画蓝图。

  二是始终将滕头建设攥在手心。以党建联建为统领,一体推进乡村建设和绿色发展,统筹实施滕头村老旧农房改造、未来社区(未来乡村)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带创建,联动开展连锁滕头、飞地发展、文旅融合、科创联投等“高、特、优”项目,推动滕头成功创建国家级5A景区、首批生态旅游示范区和省首批未来乡村。近几年滕头村的投资规模始终保持在每年3亿元以上,村级集体经济增速每年15%以上。

  三是始终将滕头名片亮在胸口。一方面突出“展示窗口”作用,政府搭台、村庄唱戏,推动滕头成功承办中国农民丰收节、雪窦山全球智库论坛、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宣讲比赛等省级以上各类活动,持续扩大滕头品牌的影响力。另一方面突出“样板典范”作用,总结提炼滕头村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做法和特色亮点,通过央视新闻联播、人民日报、浙江日报等国家级、省级媒体广泛开展宣传,充分发挥滕头村“金名片”效应和示范引领作用。

  习2003年赴横坎头村考察时提出了“只有老区人民富裕了,才谈得上浙江人民的共同富裕”的殷切嘱托,2018年给横坎头村全体党员回信中指出“发挥自身优势,努力建设富裕、文明、宜居的美丽乡村”。请问,四明山区域在打造“全国革命老区新时代共同富裕样板地”中有哪些具体举措?

  鲁海滨答:习的2次重要回信,对余姚来说是一种关怀和激励。这些年来,我们坚持以习重要回信精神为强大动力,充分依托老区资源禀赋,余姚市主要领导亲自“领衔”“挂帅”,实施九大攻坚提升行动,苦干实干朝着打造全国革命老区新时代共同富裕样板地的目标奋力挺进。2022年老区集体经济总收入1.65亿元、经营性收入0.45亿元,经营性收入30万元以下村动态清零,余姚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4.56万元,城乡收入倍差缩小到1.62。具体来说:

  一是坚持红色引领。以“两个必须”为指引,传承“红色基因”,深化“四明红锋”领航共富实践。一方面,把基层堡垒建得更强。用好用足“联六包六”等服务载体,打响横坎头红村党建品牌,提升党建引领乡村共富能级。如以横坎头村为中心,吸纳带动周边8个行政村,开展党建联建,积极打造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2022年横坎头村集体总收入达到575万元、经营性收入达到366万元,联建村经营性收入超过820万元。另一方面,把民生服务做得更实。统筹教育、医疗卫生、养老服务资源,放大“共富工坊”效应,推动老区公共服务提档升级。尤其是针对山区低收入农户,扩大公益性岗位安置,精准实施党员帮带项目,推动收入年增幅在12%以上。

  二是坚守绿色生态ob电竞。以“生态绿”带动山区“美起来”“富起来”。我们十分注重生态保护,严格管控工业项目进入和畜禽养殖,从源头上控制污染物排放。注重环境整治,持续推进厕所、污水、垃圾“三大革命”,常态化开展“六清六净”行动,提前实现省级新时代美丽乡村达标村、A级及以上景区村庄全覆盖。注重设施提标,近5年来,余姚市相继投入近20亿元,不断升级老区群众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基本实现城乡居民同质饮水,构建起“三纵三横六联六射”四明山区路网,高水平建成“浙东最美盘山公路”。

  三是坚定特色发展。加快产业发展是山区致富的关键。我们持续实施四明山区域特色经济作物发展计划,打造梁弄小水果、大岚高山云雾茶、鹿亭竹笋、四明山高山蔬菜等特色产业集聚区,支持林药菌菇、果酒(樱花)加工等特色项目,努力把最强优特色势转化为最强富民产业。同时,深化农村改革,唤醒闲置土地、废旧民居等“沉睡资产”,做大旅游经济,培育了梁弄镇横坎头田园综合体、四明山镇“忘忧谷”民宿等新兴业态,推动农文旅体深度融合。像梁弄镇的樱桃,经过技术改良,亩产值已达1.5万元,帮助果农增收1000多万元,并带火了老区农家乐、民宿、大糕等相关产业,每年给当地带来超亿元收入。

  “千万工程”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到“千村精品、万村美丽”到“千村未来、万村共富”,不断迭代升级。请问,下一步宁波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方面有什么具体举措?

  卞银江答:近年来,我们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持续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去年全市实现村集体经济总收入50万元以下和经营性收入30万元以下行政村“双清零”,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行政村占比达到71%。下步全市将围绕新时代“千万工程”推进,重点抓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三大行动,积极构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格局。

  一是实施“消薄”攻坚巩固行动。进一步强化党建统领,压实区(县、市)党委政府责任,坚持以产业项目“造血”,持续推进“消薄”项目建设。2023年力争80%以上已安排的“消薄”项目建成,并产生稳定可持续收益。今年全市要确保实现所有村经营性收入达到40万元以上,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行政村占比达到75%以上。

  二是推进抱团联营深化行动。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与新时代“千万工程”等紧密结合,统筹整合区域资源要素,拓展深化“多村合作”“整镇组团”“飞地抱团”等方式,推进片区组团、联合发展,组建镇村联营实体化运营主体,培育一批强村公司。

  三是推进村庄经营提升行动。坚持改革发力,深化“强村富民”集改革,深挖村级发展潜力,加快开发农村闲置资产资源,引导工商资本、村民群众等共同参与,推进资源组合开发和集约利用,增强集体经济持续发展活力。